业精于勤活于新 张新根竹刻艺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摘要:2017年6月21日,由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的张新根竹刻艺术研讨会在扇博物馆举行。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杨明贤、副秘书长江伟,美院授教高而颐,高级工艺美术师都一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光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德和、黄学敏,杭州市工...
2017年6月21日,由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的张新根竹刻艺术研讨会在扇博物馆举行。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杨明贤、副秘书长江伟,美院授教高而颐,高级工艺美术师都一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光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德和、黄学敏,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张新根等行业专家和学者,以及多家媒体二十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张新根竹刻艺术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张新根竹刻艺术”主题,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其艺术修养和竹刻的传承、创新和发扬给予充分讨论和相关建议。
张新根,号“云雾山人”,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197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自幼爱好书法,1989年研制毛笔,开始在笔杆上单刀刻字,从事竹刻艺术创作二十余年。代表作有《论语》、《心经》、《老子道德经》、《兰亭序》等。其竹刻作品得益于五十年的书法修为,吸收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精华,笔力苍劲,潇洒飘逸,其清逸处落笔草草而灵动,沉厚处则苍浑宏润,受到了书画界名家和收藏家的高度评价和青睐。
张新根竹刻艺术研讨会
会议首先由张新根介绍其从艺经历和竹刻技法。“单刀阴刻是指以刀代笔,用刀在竹子上写字,一旦落刀便无法更改。可以想象,在面积不大的竹片、笔筒上,手指失去抓附点,刻者就会难于着力,因此必须贯全身之力于拇指、食指和中指,这时运用单刀刻法更是难上加难。另外,竹子的竹青,硬而韧性好,较容易下刀,但是竹簧,薄如蝉翼,用刀难度极高。”他指出自己的竹刻作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竹子平面刻(翻簧,竹子压平成板),二是蝉翼竹簧刻,三是竹环内刻,都非常讲究运刀力度和角度。张新根表示单刀阴刻的高难度,须刻者具备两大功夫:“几十年的书法基本功和几十年的刀功。”除此之外,“竹坯也是很花时间的,尤其是纯手工的蝉翼竹簧,打磨到最后几乎是透明的,像我的《论语》做一个坯就要6个月的时间。”会上,他还进行了现场竹刻小品表演。
张新根竹刻艺术
高而颐就竹刻艺术进行了学术介绍。竹刻主要发展为各具特色的两大流派,“金陵派”和“嘉定派”,阴刻、阳刻、留青刻。金陵派是带浮雕的有高低变化的,嘉定派则倾向于平面雕刻。而在平板上刻字是单刀阴刻,以刀代笔,要求书法功底好。第三个蝉翼刻,是在剩下薄薄的一层竹簧上进行雕刻,会显得更灵巧,更精致,透明透光。张新根的竹刻技艺则很好地给我们阐释了何为“工匠精神”,极其认真,极其负责,坚持不懈。
会上,卢光华认为,“对于竹工艺行业,就要挖掘像张新根大师一样的人才,发现这样的人才,并不断弘扬这样的传统行业。而单刀阴刻的雕法,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一辈子做一件事,就像是他小品雕刻得那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也是他在竹刻奋斗史上不断激励他往前走的郑板桥的诗词。张大师本科毕业,也说明了在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不仅需要有工匠精神,更需要让更多高学历,有文化的人去研究,去推动发展。我建议张新根可以尝试竹刻中国画,刻上兰花配书法,使整个布局更完整,更有韵味。”他表示:“竹刻艺术运用到制笔上,是艺术实用化的表现,既可以欣赏,又可以使用,市场也会更开阔。现在要做的就是多出去走走,多参加展览会,吸取不同地域和各式门类的优势,不但可以在竹子上刻,也可以运用到别的载体上,从竹刻中跳出来,形成有韵味的艺术文化。”
张新根竹刻艺术
张德和结合自己的从艺经验高度肯定了张新根的竹刻技艺,不但有文化底蕴,书法功底好,而且刀功也是了得。他认为“刻”既是动词,也是形容词;既是褒义的精雕细刻,也有过度雕刻显得刻板的说法。“张大师不需要再从技艺上进行挖掘和提升,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思想解放,视野开拓和文化素养的沉淀等方面。我认为真正的工匠精神不仅仅需要认真,更需要哲学家的思想,科学家的脑袋和文学情怀。所谓进门容易出门难,只有技艺学成之后,撇开物化的东西,挣脱桎梏,深入研究美学、哲学上的相关内容,才能破茧成蝶。”
黄学敏就如何提升张新根竹刻艺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若是离开书法转向花鸟人物雕刻,对于他个人而言是非常有难度的,可能也不具备其艺术创作特色。我认为从商品运作来说,张大师可以从作品的装饰和牢固度上进行研究创新。”
都一兵认为工艺美术行业内关于竹工艺的研讨会召开的比较少,但这恰恰是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很多的工艺门类也离不开竹材质,因此此次研讨会很有意义。“我认为竹工艺创作首先要有自己的面貌特色,才有其存在的价值,才能够与别人拉开距离。张新根的创作就是扬长避短,以自己擅长的书法领域为创作内容,始终保持其个人特色。其次是工艺上的创新,内刻和蝉翼刻都是很有难度的突破和创新,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张新根竹刻艺术研讨会
都一兵从美学角度对张新根的创作提出了具体化的建议:“一是在艺术修养上,要规整其章法、格式,提升韵味。如《兰亭序》标题应当与正文形成间隔和差异,在章法布局上注意上下空隙和行间距离,还有印章的刻印,以此来提升作品整体的艺术品位和视觉感受,如此会显得竹刻更加高档。二是底座的重要性,就像是将军的盔甲,因此张大师的竹刻作品非常有必要增加竹子或红木底座,以提升其收藏价值。三是打开思路,充分发掘竹材料资源,学习东阳木雕等姊妹艺术,为我所用。”
最后由杨明贤总结发言,他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的到来以及发表的真知灼见,也充分肯定了张新根的艺术成就,点出了其创新创作的难度。建议他要适当地走出去,适当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传统技艺。研讨会的顺利结束,张新根表示受益匪浅,也可以很好地推动竹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