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杭州)设计发展高峰论坛嘉宾介绍
摘要:2014年的金秋收获时节,11月1日上午,2014中国(杭州)设计发展高峰论坛在良渚君澜度假酒店盛大开幕。当天,来自建筑、室内、产品等众多行业设计师,以及众多媒体一齐汇聚美丽良渚,参与开幕典礼。本次高峰论坛以“设计·发展”为主题,分为建筑设...
2014中国(杭州)设计发展高峰论坛嘉宾之【张雷】
“一个真正的建筑应该是一项科学,同时又是一项艺术。作为科学,它分析了人们的种种联系,作为艺术,它协调了人们的活动,使它成为综合文明。”这是著名的包豪斯学院创始人格罗庇乌斯,曾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学院院长,他给建筑下的定义。
建筑,是城市的第一地标。他与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上帝通过设计师的手,赐给了城市美妙而神奇的建筑,来圆这个城市的梦。因此建筑设计师无一不是怀揣精美礼品的上帝使者。
■张雷
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
东南大学建筑系硕士毕业
瑞士苏黎世高工建筑系研究生毕业
曾任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现任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建筑设计与创作研究所所长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兼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批“设计大师”
张雷的作品总给人以一种特殊的印象:执着地采用具象的地方材料去表达抽象的现代建筑空间和内在的精神。“诗人住宅”项目也许难以从一个一般意义上与大众建立某种关联性,但它是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全面走向唯物质主义和媚俗文化的背景下,尝试以文人的视野去探究人们内心对于“田园式的生活和居住的梦想”,从一个具体的诗人住宅设计当中去表达对业已失去精神家园的普世建筑文化的抵抗和反叛,其意义也许超越了住宅本身所局限的内涵。
高淳诗人住宅(砖屋):
诗人住宅(叶宅+王宅)是二位诗人的私人住宅,设计延续了建筑师惯用的“院落”主题。“院落”体现在总平面和内部空间上,采用了正方形总平面的内向围合形式;基地的开阔使得建筑的功能布置比较自由――直角空间、线形序列。大量且连续的交流、交通、休闲、展示空间成为了建筑内部循环的主体成分。这也是简陋的技术条件下所做的选择-既然无法在结构上动脑筋,那么就尽量增加非功能性空间的层次,增加视线贯穿和交换的密度。换句话说,创造尽可能多的感官兴奋区域。
△高淳诗人住宅
建筑的外表是设计的着力重点:砖表皮将建筑严实的包裹起来。它像建筑内部的行走、停留空间系统一样,近乎于独立。每一个墙面都是空洞,砍半砖和凸半砖中两至三种砌法的混合。三种密度的砖肌理和无规律的窗洞一起进行着蒙德里安式的几何划分,在背湖一面砖墙生硬冰冷的隔绝了陌生的窥视,保护住个人生活的秘密;而在朝湖一面,它和反复出现的大面积窗洞,一起组合了户内外高频率视线互换的生动元素。
△高淳诗人住宅
诗人住宅的主人并不富有,和许多中国普通老百姓一样怀有田园式的生活和居住的梦想,他们一直用心并且坚持,终于有机会以自己不懈的努力用很低的价格买下当地废弃的国家粮库。由于使用了邻近砖窑生产并且当地一直沿用的红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施工也由当地有经验的农民施工队完成,因此只用800元/平方米的低价就完成了全部室外和室内工程。整个设计和建造过程伴随着建筑师和业主之间有效的积极互动,诗人住宅与其说是建筑师的作品,不如说实现了如诗人叶辉们那样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梦想。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